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付志玺教授团队发现蒲儿根属新种——雅安蒲儿根
时间:2025-09-19 10:32:02   来源:付志玺   查看:8

近日,四川省雅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与四川师范大学付志玺教授团队组成的生态监测团队,在雅安天全县兴业乡发现一种未知的蒲儿根属植物,经形态特征比对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认为一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雅安蒲儿根”。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PhytoKeys)上。该科研工作,得到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央视网、四川日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雅安市人民政府、成都发布等众多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

“雅安蒲儿根”生长在海拔1500-1600米,湿润、阴蔽的林下环境中,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具多数须根。叶片质地较厚,正面叶缘带白色斑块,背面呈紫红色;叶柄较短(6-12厘米)且被毛更密;茎秆稀疏被白色短柔毛。此外,“雅安蒲儿根”的花序数量较多,约3-10个,舌状花长度在近似种中最长,可达11-12毫米,果实光滑无冠毛,这些特征构成了它区别于近似种的重要形态标志。此次发现丰富了蒲儿根属物种多样性,也为川西地区特有植物的生态适应与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说明了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良好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切实维护。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调查“雅安蒲儿根”的分布与种群状况,深入研究其生态习性、繁殖特征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为后续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付志玺教授,现任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国家自科基金函评专家,四川省外来入侵生物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我国西南山地植物的生态学与系统分类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生态类相关监测调查评估课题5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植物学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此外,课题组依托科技厅省级四川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十四五期间,发表植物新物种7种,报春花科的西岭报春、眉山报春,凤仙花科眉山凤仙花,苦苣苔科彭州石蝴蝶,以及菊科雅安蒲儿根、大别山菊和瑶山紫菀;发表四川省植物新纪录7个。提升了学校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省内及国内的影响力。

新华社新闻链接:https://news.qq.com/rain/a/20250915A07K5L00

央视总台新闻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7886818057554657601

作者:付志玺   摄影:付志玺   编辑:付志玺   审核:陈顺德   终审:赵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