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院硕士研究生前瞻未来发展方向、拓宽职业发展视野、明晰就业路径,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10月21日开展了“党建引领促就业·党员先锋在行动”就业求职经验分享会。支部党员沈俊汝、何子超、张瑞汛3位同志结合自身蓉漂求职经历,为在校同学们带来了三场干货满满的“上岸”指南。
第一场分享,由支部党员沈俊汝主讲,她以“解锁蓉漂,助力求职”为主题,从学业规划、面试准备和成都教育行业形势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展开交流。在学业规划方面,她指出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积累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明确目标,将课程学习、科研项目与未来的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技能大赛,丰富个人履历,为求职简历增添亮点。在面试准备环节,她强调“实战演练”与“细节把控”的重要性,并提醒同学们要提前熟悉教材、关注教育热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从容的临场表现赢得考官青睐。分享最后,她详细解读了成都市“蓉漂”人才政策,并谈到相关政策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青年学子要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场分享,由支部组织委员何子超主讲,他以“平凡的你我他,如何寻找上岸的机会”为主题,从应聘准备、面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享。他谈到在今年4月,便启动了“蓉漂”计划。精准剖析自身短板并主动出击,自行联系新都区某高中进行实习,不仅锻炼了授课能力,更有意识地关注了解学校动态,挖掘学校需求,思考如何脱颖而出。“蓉漂”前夕及时关注消息、多方了解,准备好所需材料,关注打印店相关位置,这些细节一一落实。首日面试结束后,迅速调整心态、仔细复盘,凝练总结可能的结构化问题。在第二日的新都区面试时,成为了他充分准备的最佳展示,面试老师的问题,几乎全部命中其“预埋”的简历亮点。最后,何子超鼓舞大家:“再平凡的工作,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我们静下心去做,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书写自己的传奇。让我们成为那些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第三场分享,由支部副书记张瑞汛主讲,他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主题,分享了从简历制作、试讲、结构化面试到自我介绍的全流程准备技巧。他强调,提升求职成功率的关键是“提前准备——量化成果——真诚表达”。他建议应在研二下学期完成简历制作,简历的内容要重点突出教育实习、支教经历等模块,并用具体数据量化成果。在试讲环节,他讲到评委会更看重应聘者的教态、表达流畅度及与学生的互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试讲训练、实习课堂,都要有意识地训练教姿教态。在结构化面试中,他强调“去模板化”,应通过具体案例,将高频问题与真实教学情境结合作答。在自我介绍环节,用关键词快速建立印象,每个关键词后紧跟量化成果,增强说服力,结尾可表达对所应聘地区的强烈归属感。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始终紧扣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有力彰显党支部的价值引领与服务担当。本次精心组织的求职经验分享会,特邀三位蓉漂上岸党员立足基础教育,倾情分享各自求职路上的关键策略与心路历程,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先锋模范风采,助力学院学子汲取前行力量,明晰奋斗方向,在未来的职业征途上自信启航。
作者:曾怡 摄影:何宏娇 编辑:李林芳 审核:廖宇 终审:赵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