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点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2日
  查看:5819
  来源:

一、 硕士点简介

 本硕士点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教科所、教育科研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手段和方法,具备生物学课程构建与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展开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生物学课程构建与管理、生物学课程教育教学、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学以至用的教学应用型+教育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我院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点创建于2002年,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本专业学制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二、 硕士点导师

 1.png

2.png

三、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生物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胜任生物学科教学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生物教学中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生物教学、实验工作。

      4.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现代课程与教学领域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能够进行生物课程与教材分析以及生物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生物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由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2-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培养计划要突出个性化培养,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4.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探究式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学术活动与科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术热情,扩展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锻炼学术能力。在学期间应有四川师范大学为署名单位,且以第一作者至少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普刊2篇(说明:以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超星)、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查询为依据,有查询结果则认定为普刊),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伦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

       1.论文选题。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生选题的指导。

       2.论文开题。论文开题应在第3学期进行,开题报告论证会由学科教研组组织根据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审核标准进行评审。开题通过,记1学分。

       3.论文撰写。论文开题结束后,研究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定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以取得指导和帮助,为学位论文的完成奠定基础。研究生与导师应对论文的最终质量共同负责。要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质量观念和精品意识,保证用于论文指导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4.论文评阅与答辩。评阅和答辩实行单项打分。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实行预答辩制度和双盲评定。只有通过预答辩和双盲评定,才能进行正式答辩。

七、推荐著作和学术期刊

        1.推荐阅读

       [1]钟启泉,陆健身.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英)洛克.教育漫话.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高杰.北京四中8班的教育奇迹.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8]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哈尔滨出版社,2011.

       [9]张小勇,赵广宇,夏茂林.中学生物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2012.

       [10]维尔斯马,于尔斯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9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比格斯著,革和译.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材:生命科学微生物和植物施忆.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2]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

       [13]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4]于漪.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赫伯特·斯宾塞著,周舒予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16]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研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7]安德森等编著,蒋小平等译.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9]张小勇,王重力,李维.生物教师教学技能实训教程.科学出版社,2012.

       [20]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1]陶行知著,方明编. 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李其龙等译.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1.

       [24]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5]张棻.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6]叶圣陶著,张圣华编.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7]安妮鲜花.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8]邓康延,梁罗兴.盗火者:中国教育革命静悄悄.新星出版社,2014.

       [29]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教师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0]肖昊.教育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2010.

       [31]亚瑟·科恩著,李子江译.美国高等教育通史.北京大学出版,2010.

       [32]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2001.

       [33]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涉芝等译.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4]乌申斯基著,郑文樾译.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5]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清华大学出版,2013.

       [36]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37](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8](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9]张小勇,夏茂林,彭小敏.高中生物解题策略与能力提升.科学出版社.2020.

       [40]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2]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作家出版社,2014.

       [43]孙瑞雪.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44]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5]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6]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7]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8]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师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9]斯宾塞著,蓝秋庆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国书籍出版,2013.

       [50]朱永新.新教育.漓江出版社,2014.

       [51]大卫·苏泽著,方彤等译.大夏书系·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2]梅尔·莱文著,周烁方译.世上没有懒孩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3]王修文.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54]蔡真妮.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漓江出版社,2010.

       [55]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6]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7]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

       [58]霍尔.如何教育叛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指导手册.林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9]朱永新.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60]赵勇著,周珊珊,王艺璇译.就业 创业 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61]朱永新.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新华出版社,2011.

       [62]夏莉法·奥本海默,苏珊佩罗等著.彩虹那边的成长:华德福亲子教育系列套装,2013.

       [63]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推荐生物学教学期刊

[1]中学生物教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2]生物学通报: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3]生物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4]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3.png

4.png

图片1.png

5.png

QQ截图20220322095957.jpg

【编辑:    】


(微信扫描分享)